裙子溯古

发布时间:2025-04-19 12:52  浏览量:7

裙子溯古

作者:刘殿才

夏天到了,妇女穿裙子的逐渐多起来,尤其是青年和少女们穿上一件颜色适宜,样式新颖的裙子,更显得体型苗条、健美,天真活泼,富有朝气。

裙子,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服装。《说文》解释为"下裳",《释名》称"群也,联接巾幅也"。由此可知,裙子是几幅联结起来的"巾",作下衣穿的。在河阳安阳殷墟出土的殷代玉俑、石俑、陶塑的人像上,我们可以清楚看到,当时的男女都是穿裙的。

实际上,远古时的原始人类就已发明了用树叶和兽皮制作的"象形裙子",当然加工工艺相当简单粗糙,是处在"茹毛饮血而衣苇"阶段,成年男女在身前捆一块善皮,既作遮羞,也作为猎战中的重要保护措施,类似于今天的"围腰"。后来,这种东西以单纯"蔽前"发展到"蔽后",就成为裙子了。

《西京杂志.外传》还记载一个有关裙子的趣事:西汉赵飞燕被立为皇后,十分好穿裙子。一次,她穿一条云英紫裙,与汉成帝刘骜同游太液池。当她在乐声中翩翩起舞时,大风忽起,身子象燕子似的被风吹了起来,成帝慌忙命宫女拉住她的裙子。赵飞燕得救了,而裙子却被拉成许多皱褶。说来也怪,想不到有皱褶的裙子反比原先没有皱褶的裙子更美了。此后,有皱褶的裙子在宫中流行,雅称为"留仙裙"。

唐代,穿裙子盛行,已成为妇女的代名词和专用品,把妇女称之为"裙钗"。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初出降武廷秀,四川献单丝碧裙,缕金为花鸟,细如丝发。鸟子大如黍米,眼鼻嘴甲俱成,明目者方见之。这种用各种鸟毛织成的毛裙,正看为一色,旁看为一色,日中为一色,影中为一色,百鸟之状,并见裙中。据说这种用百鸟毛织成的裙子最为珍奇。后来百官之家纷纷仿制,以致江岭奇禽异鸟采之殆尽。到开元初,唐玄宗才下令把宫中毛裙等奇服焚于殿廷,不准庶人家再穿奇装异裙。由于唐代制作裙子考究,因此,诗词中常有"新换霓裳月色裙"、"红裙妒杀石榴花"等脍炙人口的佳句,可见那时裙料五颜六色,绫罗绸缎,瑰丽多彩了。

到了清代,裙子还成为礼服,每逢婚丧喜庆典礼或探亲访友时,妇女都要在裤子外面套上一条长裙,以示庄重,典雅。辛亥革命以后,旗袍成为我国妇女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,而"五四时期新女性盛穿的月白上装配黑色短裙,端正朴素,潇洒明快,是妇女解放的象征。

纵观古今,展望裙史,古代裙子色泽及款式极其丰富多彩。晋代皇妃爱穿绛纱复裙,丹碧纱纹裙;隋唐时,盛行多幅多褶黄、红裙; 元朝妇女爱穿素净淡色的鱼鳞百褶裙;明代流行红色褶袍长裙:清代的裙子品种更多,有凤尾裙、丁当裙、百褶裙、月华裙等。

现代,裙子大致可分为三类:褶裙、波浪裙、碎褶裙。还有喇叭裙、西装裙、连衣裙和旗袍等,这些裙子与古代裙子相比,不仅美观大方,款式更加新颖繁多,而且风格各异。褶裙端正、稳重、典雅,给人以落落大方之感。波浪裙清秀、华丽、美观,犹如水面层层波浪,令人神清意爽。碎褶裙优美、轻快、活泼,穿起时,宛如翩翩 飞舞的彩蝶。格喇叭裙,采用格子倾斜的特点,穿上高雅、和谐、自如,富有青春活力。

随着全社会生活水平和轻纺技术的提高,愿裙子世界更加千姿百态,争奇斗艳,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感。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在此感谢作者。

作者:刘殿才

外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