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子考上985,前夫给10万,儿子开心收下,3连问让我恍然大悟

发布时间:2025-01-07 19:10  浏览量:2

我从没想过,离婚十五年后,会因为一场升学宴,重新面对那些早已尘封的往事。

那天,我穿着一件素净的连衣裙,站在酒店门口迎接客人。儿子沈泽去年七月高考,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985大学录取。

亲戚朋友们都来祝贺,我脸上洋溢着笑容,却掩不住心底的疲惫。单亲母亲的日子不易,这些年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,咬着牙供他读书,省吃俭用,才撑到了今天。

宴席进行到一半,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——前夫沈建。他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,手里提着一个礼品袋,脸上挂着客套的笑容。

我愣了一下,随即恢复了平静。这些年,我们很少联系。他偶尔会打电话问问儿子的情况,但从未真正参与过他的成长。

沈建走到儿子面前,递上一个厚厚的红包,说:“沈泽,恭喜你!这是爸爸的一点心意,拿着,去学校用。”儿子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接过,连连道谢。我站在一旁,感觉心里有点堵,却没说什么。

晚宴散场后,我问儿子:“你爸给了你多少钱?”儿子打开红包,数了数,说:“十万。”我顿时皱起了眉头:“这么多钱,你不能要!咱们不缺那点钱。”

儿子低头不语,半晌后抬起头,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认真语气问我:“妈,我爸给我钱,我凭什么不要?”

我一时语塞。儿子接着问:“不要他的钱,他就不是我爸了吗?如果我不要,以后是不是就无需给他养老了?还有,你总是说自己一个人很辛苦,如果我不要这笔钱,学费和生活费都得你出,你何必那么累呢?”

儿子的三连问,像一记重锤砸在我的心头,让我无言以对。

十五年前的决定,如今回头看,依然让人唏嘘。

我和沈建是大学同学,毕业后步入婚姻。起初,我们的生活虽不富裕,但也算和睦。

直到沈泽四岁那年,沈建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,加班应酬成了常态,家里的事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。他回家越来越晚,脾气也变得暴躁,甚至有了冷暴力的苗头。

有一次,沈泽发高烧,我打了整晚电话他都没接。第二天早上,他才看到消息,随口说了一句:“不就是感冒吗?至于这么大惊小怪?”我心寒透顶,从那一刻起,婚姻在我眼里只是一个空壳。

后来我才知道,他在外面有人了。那时,我没有哭,也没有闹,只是平静地提出了离婚。他没有争,甚至主动把房子留给了我,只要孩子归我。

离婚后,我带着儿子生活。刚开始的几年,日子特别难。沈建每个月会按时打几千块抚养费,但从不主动来看孩子。我也倔强,觉得既然他选择了离开,就不需要假惺惺地回来扮好人。

可对于沈泽来说,父亲这个角色始终缺失。他从小懂事,学习也很用功,但我知道,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结。

记得有一次,沈泽小学毕业,他拿着奖状兴高采烈地跑回家,让我给他拍照发给爸爸:“我想让爸爸知道我有多厉害!”我笑着拍了照片,发给了沈建,然而他只是回复了一个“嗯,真棒”,然后就没了下文。

沈泽失落了很久,那天晚上我听到他躲在被窝里小声哭。我抱着他,说:“妈妈会一直陪着你,别难过。”他点点头,但我知道,那种缺失无论我再努力都无法填补。

随着儿子成长,我和沈建的关系也渐渐发生了变化。

沈泽上初中后,沈建偶尔会带着礼物来看他。儿子表面上很高兴,背后却问我:“妈妈,他是不是觉得给点东西就能弥补他这些年的缺席?”

我没回答,只是叹了口气。

有一次,沈泽成绩退步,班主任让我去学校开家长会。我忙着加班,实在抽不出时间,只好联系了沈建。

他答应得很爽快,但第二天却迟到了整整一个小时,家长会都快结束了。

他满脸歉意地对班主任解释:“不好意思,路上堵车。”沈泽低着头,什么也没说。

回家后,我问沈泽:“你怎么不怪他?”他却淡淡地说:“怪了又有什么用?他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
那一刻,我心里百感交集。儿子早已看清了父亲的样子,却依然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哪怕一点点的爱和重视。

升学宴上的十万块钱,成了我们母子之间的一次深刻对话。

我对儿子说:“这些年,妈妈一个人把你拉扯大,不容易。你爸突然给你那么多钱,我担心你以后会因此觉得欠了他什么。”

沈泽却认真地反问我:“妈,你为什么要这么想?我爸给我钱,凭什么不要?不要他就不是我爸了?我就无需给他养老了?不要这笔钱,学杂费都得你出,这么赔本的买卖我才不干。”

我愣住了,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
那晚,我辗转反侧,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。沈建确实是个不称职的父亲,但他终究是沈泽的亲生父亲,这一点永远无法改变。而我,或许在不知不觉中,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了儿子。

第二天,我对沈泽说:“钱你可以留着,但记住,妈妈希望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不管是对我,还是对你爸。”

沈泽点点头,眼里闪着光。他说:“妈,谢谢你。”

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,感情更是如此。

离婚后,我对沈建充满了怨恨,觉得他抛弃了这个家,也抛弃了我和沈泽。但儿子让我明白,他有权利选择如何面对父亲,而我,也应该学会放下那些沉重的情绪。

如今,沈泽已经开始在大学里新的生活。他偶尔会打电话告诉我学习的近况,也会跟我说:“妈,爸最近给我发了微信,问我需不需要生活费。”我听着,心里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抗拒,反而觉得释然。

有些事情,随着时间的流逝,真的可以慢慢放下。而我,只希望儿子能在未来的人生中,活得坦然,自在,不被过去的阴影所困。

那天晚上,沈泽的三连问让我恍然大悟:有些关系,不是靠拒绝或逃避就能切断的,放下偏见,接纳现实,才是对自己和对孩子最好的成全。

外部推荐